close
今年大學指考放榜,大學指考錄取率再創新高,高達96.28%,平均十人中就有九點六人錄取。如果大學指考只要十八分就可以上大學,那麼上大學的意義何在?事件顯示出以下問題:

大學品質逐漸下滑
第一,如果指考是入學可靠的門檻憑據,那麼十八分所代表的意義如下:高中三年的教育,其為大學準備的功能幾乎完全喪失,換句話說,這些培養學生進入大學的教育機構,幾乎沒有發揮功能。其二,這些高中生對於高中課程或升大學不感興趣,以致學習動機低落,三年期間可能只是在混日子。其三,家長對於升學的盲目崇拜,孩子的高中教育完全無視於學生的性向與興趣,考試成績不佳歸咎於失常,卻未思考孩子本身是否適合繼續升學?或是改到技職學校學得一技之長,反而一味要求孩子重考大學,是否夠理性?
其四,國內大學有愈來愈貶值的趨勢,在廣設高中大學教改政策導向下,目前大學階級化、貧富懸殊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許多學校為了維持基本的生存,不得不降格以求生,大學品質逐漸下滑。其五,由於大學入取率偏高,許多志不在此、能力不足的高中生,也被迫進入大學就讀,於是進入大學後能力不足,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影響整體學習態度。
第二,然而不念大學還有其他出路嗎?首先 ,四技二專等的職業導向功能,在近年來廣設高中大學與人口少化的壓力下,也面臨招生困難,許多學校為了朝向升格成大學,要求教師紛紛以爭取博士學位,接研究案及出版期刊論文,忽略了職業教育的本質。其二,國內成人在職進修的管道依然有限,職業證照制度不夠落實,因此許多人寧可在年輕時升學,取得一張文憑,而不願意先工作求得一技之長,日後再進修。其三,隨著社會轉型,這一代父母親通常較能忍受孩子在家裡「窩」的情形,許多年輕畢業後的孩子仍住在家裡,包吃包養,成為賴家一族。其四,整個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生活與生涯試探,畢業後只能人云亦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畢業生失業率偏高
第三,廣設高中大學的教改政策,是否應全面檢討?儘管主管當局認為我國大學正朝向大眾化發展,然以目前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國民平均所得看來,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的大學生?這些年輕人的職業前景何在?競爭力在哪裡?大學數量擴充後的後遺症為何?這一連串問題都仍需具體評估。至於大學的退場機制是否真正落實?
最後,無論公私立大學,四年就讀下來所費不貲,據筆者的調查顯示,公立大學生四年共需花費約一百萬元,私立大學超過一百三十萬元,但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卻居高不下,從兩年前開始,大學生失業率超過全國總失業率,甚至遠超過其他教育程度者的失業率,問題相當嚴重。為此家長與學生除了有權要求更佳的高等教育品質外,是否應考慮相對的機會成本,在大學之外,另覓他路?!否則徒有大學學歷,缺乏一技之長與生活能力,很難在社會中立足。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周祝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