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新療法鋪路

〔編譯羅彥傑/綜合華盛頓24日外電報導〕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家想知道太空飛行對於細菌的影響,於是將食物中毒常見禍首-沙門氏桿菌仔細包覆,在去年6月送上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結果發現,這些細菌在返回地球後毒性更強,而且更危險。

這些結果將有助於了解沙門氏桿菌與其他傳染病,替發展新療法鋪路。

研究指出,在太空軌道上遨遊數百萬公里的沙門氏桿菌樣本,和在地球上的同類相比,改變了特定基因的模型。這篇研究25日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研究人員把沙門氏桿菌放置在容器內,然後將其中一個送上太空,另外一個容器留在地球,而且使其處於相似於太空梭的溫度。太空梭返回地球後,研究人員餵食老鼠這兩種不同的沙門氏桿菌並進行觀察。

沙門氏桿菌167個基因變異

結果在25天後發現,口服到過太空的沙門氏桿菌的老鼠,染病機率是對照組老鼠的3倍,而且死得更快。餵食地球沙門氏桿菌的老鼠存活率達4成,至於吃下太空沙門氏桿菌的老鼠,則只有一成存活率。

研究人員也發現,和地球的沙門氏桿菌相比,太空沙門氏桿菌只要用3分之1的數量就能殺死半數老鼠。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傳染病與疫苗學中心副教授妮克森指出,上太空的沙門氏桿菌,有167個基因發生變化。研究人員不敢百分之百確定太空飛行的哪一種機制引導這些變化,但認為這是一種所謂「流體剪」的效應。妮克森說,這些細菌會透過環境變化感應到所處位置,而且一感應到環境變化就會改變基因機制,以便存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