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知規模最大的摺翅蝠繁殖地台北縣瑞芳蝙蝠洞,今年棲息的蝙蝠數量銳減十萬至二十萬隻,創下近年數量最少紀錄,更糟的是牠們本月廿日幾乎已銷聲匿跡,提前一個月離開,也創下歷年離穴時間最早的紀錄,蝙蝠研究者憂心忡忡,懷疑可能是居民搭鐵皮與架瓜棚阻攔所致。

短短一週跑光光

台灣蝙蝠研究學會秘書長徐昭龍說,摺翅蝠有南遷休眠的習性,台北縣瑞芳鎮濱海公路旁蝙蝠洞是「繁殖洞」,洞內全都是母成蝠,通常這些母蝠從四月起陸續進駐,到七、八月幼蝠出生時,數量會達到五十至六十萬隻,九月開始離穴尋找溫暖的地方過冬。

瓜棚攔路 傾巢搬厝

但學會調查發現,今年進駐蝙蝠洞的母蝠與牠們生下的小蝙蝠,數量竟僅有卅萬至四十萬隻,更令人錯愕的是,志工於本月十三日尚未發現洞內蝙蝠有異狀,廿日卻發現蝙蝠幾乎全數離去,短短一週即銷聲匿跡。

徐昭龍表示,蝙蝠對環境變化敏感,懷疑是本月北部天氣不穩定,再加上人為干擾,蝙蝠數量才會減少。此外,該學會數年前發現蝙蝠洞口旁被居民開闢成菜園,今年更擴大種植面積並架起瓜棚與鐵皮阻攔,洞口更被亂丟板模等垃圾。

曾有人炮炸蝙蝠

徐昭龍說,蝙蝠對環境變化很敏感,瑞芳蝙蝠洞於廿年前曾有棲息上百萬隻摺翅蝠的紀錄,十幾年前有人潛入洞內放沖天炮,把所有蝙蝠嚇跑,最近幾年才又恢復到五十至六十萬隻的棲息數量。但今年棲息數量不僅創下近年最低紀錄,短短一週幾乎全跑光光,也創下離穴速度最快的紀錄。

創離穴最早紀錄

蝙蝠學會理事周政翰研判指出,摺翅蝠飛行速度快,最忌諱飛行動線上有障礙物,他認為瓜棚等障礙物與人為干擾,是蝙蝠棲息數量減少與提早離穴的主因。

瑞芳鎮海濱里前里長王玉照也持上述看法。他說,洞口前土地的地主不住在瑞芳鎮,他曾協調耕作的居民拆除障礙物未果,希望公權力介入,保護蝙蝠洞珍貴的生態資產。

高雄發現最大冬眠洞

至於瑞芳蝙蝠洞的母蝠跑到何處去了?蝙蝠學會去年曾於高雄縣旗津一條隱密的引水渠道內,發現上萬隻冬眠的摺翅蝠,這是台灣已知最大的摺翅蝠「冬眠洞」,但學會選擇不公布地點,以防干擾。兩者是否有關聯,學會仍調查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