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最近做了兩件事:一是發表他的台灣史觀新書「原鄉精神」,另一是公布副總統搭檔人選蕭萬長。這兩件事突然將大家帶回以往的年代:蕭萬長的重披戰袍,在此不多做討論;至於馬英九新書「原鄉情懷」中討論的台灣史,其史觀與以往國民黨時代歷史教科書幾乎沒有改變,讓人不知今夕何夕。

觀點狹隘有過之無不及
馬英九的思考與傳統中國政治家一樣,非常重視歷史,論述必從歷史開始,但台灣史發展脈絡偏偏對國民黨不利,於是馬英九從擔任國民黨黨主席開始,就積極建構對國民黨有利的台灣史觀,但馬英九又是個好學生,腦海中只有以往國民黨時代的台灣史觀,於是「原鄉情懷」一書,除了對民進黨狹隘的「本土」提出反擊外,一提到歷史,就又回到從前。
國民黨時代的台灣史觀,簡單的來說:一是政治為主、二是日治時期一片空白、三是建設都由中國人完成,馬英九的台灣史觀完全繼承,再加上一點:外省人(馬英九自稱是第六代移民)的悲情。這從馬英九在書中提出四個「典範人物」:劉銘傳、李友邦、胡適、蔣經國就可看出。台灣現代化的完成是在日治時期,馬英九完全不聞不問,將建設台灣的起點歸功劉銘傳、結尾是蔣經國,都是中國人,就連民主自由也是來自中國的胡適之功,唯一的台灣人李友邦是為了彌補日治空窗期,其能雀屏中選當然是抗日及半山身份。
馬英九花了很大篇幅控訴民進黨「本土」狹隘,甚至用新移民、全球化來說明他包容,但書中卻不見他對抵抗中國政權者(清代或是國府)以及日本統治者的包容。講到抵抗政權,沒有朱一貴、林爽文,只有噍吧;講到建設台灣,沒有八田與一,只有劉銘傳、蔣經國;講到自由主義,沒有大正民主,只有胡適(可見日前《蘋果》論壇曾韋禎先生之文),馬英九的狹隘,恐怕不遜民進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歷史充滿政治忽略民眾
馬英九繼承的台灣史觀中,最嚴重問題就是忽略了民眾的感受。在傳統的中國政治中,由於沒有民主的傳統,訴諸者均為知識份子,因此對歷史分外重視,但這些充滿政治的歷史,強調的就是「政權」與「正統」,而沒有人民。但對一般台灣老百姓而言,政權更換頻繁,他們只在乎當下自己生活過得好不好,講什麼正統太嚴重。同樣是辛苦工作一輩子,農民每個月領不到5000元、軍公教人員卻有優退;陳長文律師呼籲國民黨黨產歸零卻被拒絕。這些以前留下來的不公不義,才是馬英九要贏得大選真正該面對的歷史,誰是台灣的典範,對台灣人民而言,那絕不是投下2008大選選票的主因。

作者為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屏東縣社區大學主任

王御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