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放榜的大學聯考,給了台灣民眾極大震撼,只要十八分就能夠進入大學念書的事實,正式宣告台灣的大學教育從「菁英教育」蛻變為「義務教育」,大部分還停留在「窄門」觀念的台灣民眾,在無法接受之餘,要求教育部要好好把關,淘汰掉後段班的大學,但事實上,十八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問題,恐怕即將接踵而來。

擴張學校不設門檻
實際上,當初教改將台灣的高等教育鬆綁後,這就是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因為在華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下,沒有上過大學的父母,當小孩有機會念大學時,當然會盡量讓小孩就讀,這也造成新學校拚命設立的前幾年,新學校都能招到一定數量的學生,教育界升官的升官、卡位的卡位,一片欣欣向榮。
這種高等教育的「泡沫」,在市場機制運作下,當父母發現後段班大學畢業的學生,根本找不到工作時,自然就不會再讓小孩去就讀,後段班大學就會關門。
但在教育部完全不設防情形下,卻讓此提早到來,由於教育部只擴張學校、不設最低門檻,導致十八分出現,一時之間,輿論大加撻伐,後段班大學說再見只是遲早的事。
只是當後段班大學被市場淘汰後,第二個問題就會緊接出現。每年持續加速生產的博士,加上就業市場的萎縮,必然會使得「流浪博士」遍布街頭,到時候又是另一個社會問題,這是高等教育轉型必經的階段,但該如何讓陣痛期縮短,不致出現博士領救濟金的窘境,該是政府未雨綢繆之事。

難兼顧研究及教學
這種現象,其實已慢慢出現,目前一些以教職為主要出路的科系,許多博士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就算能進入大學任教,如果是在後段班大學,又會為了學生越來越少而傷腦筋,甚至學校還要求其負起招生的責任。
大學老師們一方面要為了教育部的補助拚命做研究、又要去招生、又因為學生們的評鑑不能對這些十八分的學生嚴格要求,在這種「超人」的要求下,要叫大學老師如何兼顧研究及教學。如果在如此拚命下,又碰到任教大學倒閉,該如何調適,這些老師的命運將是台灣高等教育逃不掉的問題。


作者為屏北區社區大學主任、台南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王御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