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莫札特臨終前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一七九一年初演於維也納,演出後兩個多月,他就離開了人世。


「魔笛」劇情帶有童話色彩,其簡要情節如下:


夜之后請求塔米諾王子,找尋她的女兒帕米娜,並命侍女送他一支千年橡木雕刻成的魔笛。這支笛子能使動物聞樂起舞,也能使人們得到智慧、愛情與歡樂。


侍女也將一串奇異的銀鈴,交給捕鳥人帕帕給諾,請他協助王子達成任務。經過許多波折,塔米諾和帕米娜以他們的聰明機智和勇氣通過考驗,結為夫婦。

《魔笛》的內容,由夜后的女兒帕蜜娜被惡魔薩拉斯妥拐走開始,王子塔米諾由於驚嘆於帕蜜娜的美貌,於是答應夜后去救出帕蜜娜。帶著夜后送給他的魔笛及捕鳥人巴巴吉諾啟程去救帕蜜娜,在塔米諾見到帕蜜娜之後他們立刻陷入熱戀,此時劇情卻有了很大的轉變,拐走帕蜜娜的薩拉斯妥不再是惡魔,而是德高望重的祭司,而夜后卻變成壞女人,而這對戀人在經過重重的考驗及夜后的阻隢後憑著愛與魔笛的力量終於可以幸福的在一起。 


莫札特與魔笛



「魔笛」是莫札特最後的歌劇作品,這部歌劇可以說是德國Singspiel的集大成之作,劇本為艾曼紐.席克耐德(Emanuel Schikaneder)所寫的。在這部歌劇中,我們可以看出莫札特所呈現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均衡、對立理念,王子塔米諾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鳥人則是盲目追求物質享受的一方,祭司薩拉斯妥也以其高貴的情操來感化夜后的報復,莫札特成功地將自己的意念寄託於這個童話般的題材中,在這部歌劇裏表露無遺,在這部歌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相當的多,如夜后的詠嘆調、巴巴吉諾演唱猶如童話般的歌曲、祭司的合唱、薩拉斯妥的詠嘆調,以及巴巴吉諾與芭芭吉娜的二重唱,莫札特為《魔笛》賦予了生命,他的音樂清晰明朗,使得整部歌劇充滿了豐富的活力及生命力。


「魔笛」的作曲家莫札特是奧地利人,他不但確立古典樂派曲式,將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的內涵發展至完美無瑕的境界,更將歌劇提升為一門富有高度表現力的藝術。在莫札特短暫的35年生命中,至少創作了41首交響曲、26首絃樂四重奏、17首鋼琴奏鳴曲、42首小提琴奏鳴曲、27首鋼琴協奏曲、40首嬉遊曲和小夜曲、19首彌撒曲、20部歌劇。1791年他去逝前一年所寫的「魔笛」,這部龐大的幻想作品,被樂評家描繪為偉大的作品。


○莫札特在歌劇的創作活動上,呈現出極為多彩多姿的面貌。如果加以歸納整理,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傾向與類別:


1.莊歌劇(Opera Seria):《伊德梅尼歐》、《鐵督都王的仁慈》是義大利式的


2.喜歌劇(Opera Buffa):《費加洛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也是義式的


3.歌唱劇(Singspiel):《巴斯丁和巴斯丁娜》、《後宮的誘逃》、《魔笛》此為德國式的


把音樂和對白串連成單純的歌唱劇,本來是以德國北方為中心的,但不知不覺間也傳到維也納,而且逐漸發展成童話歌劇般的樣式,成為多彩多姿的獨特模樣。而《魔笛》可以說是歌唱劇最後集大成之作。同時它又和共濟會結社的秘儀與思想密接在一起。從音樂方面看,莫札特在此劇中取用了歌劇的各種要素,而且有統一的表現,創造出真正的綜合性古典歌劇。


關於此劇的特色實在不勝枚舉,但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在帕帕基諾的歌曲中,所見的單純的童謠世界,兼備著尊嚴與人性的祭司合唱與薩拉斯妥的詠嘆調,用莊歌劇那冷峻樣式寫成的夜之后的詠嘆調,以及帕帕基諾和帕帕基娜兩人合唱的、詼諧劇般的喜劇樣式等。劇中,塔米諾和帕米娜所唱的,全是充滿深情的維也納式小抒情調,同時又出現新教教會樣式的聖詠合唱。莫札特的音樂不僅明朗易懂,還充滿了豐富的生命力。


關於《魔笛》的音樂有多麼迷人的事,我們只要想一想貝多芬無比激賞這部童話歌劇,理當可以獲得了解。樂聖貝多芬除了為大提琴寫作五首奏鳴曲外,還寫作三首變奏曲,其中兩首的主題都取自《魔笛》的曲調。第一曲是根據第二幕第二十曲帕帕基諾所唱的「如果有個愛人該多好」(Ein Madchen Oder Weidchen)作成的十二段變奏。第二曲是根據第一幕第七曲帕米娜和帕帕基諾的二重唱「知道愛情的男人」(Bei Mannern,Welche Liebe Fuhlen)寫成的七段變奏曲。


劇中夜之后和薩拉斯妥是表示兩個對立的人物(註)。夜之后的詠嘆調使用超自然的、技巧艱難的花腔去表現;而聖者薩拉斯妥則取用莊嚴、寬宏的說教式曲調或頌歌,而且直接驅使宗教音樂的手法去寫作。


另一個對比就是帕帕基諾和塔米諾的關係。帕帕基諾是只靠官能去生存的自然之子,他所演的戲或所唱的詠嘆調,全是德國輕歌劇的方式,他的詠嘆調都用通俗的民謠曲調寫成。相反地,塔米諾和帕米娜都用莊歌劇的手法,寫出一本正經的、抒情的詠嘆調。


如果在這裡回顧一下莫札特的所有歌劇,其中除去受薩爾斯堡前輩影響寫作的少年時代作品不談,從第一次《義大利遊行》之後,寫的幾乎全是義大利歌劇。後來,像德國歌劇《後宮的誘逃》,儘管顯示出歌唱劇的色彩,卻不曾擊破義大利歌劇的外殼。直到這部《魔笛》,才把根完全落定在德國民眾劇上。可是在音樂中,卻綜合了義大利歌劇、宗教音樂、莊歌劇、詼歌劇的各種要素,使聲樂、管絃樂與演劇達到最高境界,形成德國歌劇的金字塔


  莫札特於1791年英年早逝,這時期的他可說一貧如洗,為了生活寫了許多他本不願寫的舞曲,就在此時,有一位欣賞莫札特的維也納劇場經理,也是當時頗富盛名的歌唱家西加內達,請他為一齣德語劇本譜曲。在這之前的歌劇都是義大利文,而莫札特一直想譜德文歌劇,所以這工作不但符合他的理想,同時也使他的生計改善。莫札特於9月29日完成歌劇「魔笛」,並於次日由莫札特親自指揮初演。



1789年春,莫札特在Leipzig的Thomas教堂聽了J.S.Bach的音樂,一首為雙合唱團的經文歌《Singet dem Hern ein neues Lied》,曲畢,莫札特滿心欣喜地嚷著要借樂譜一觀,因為他覺得可以從中習得許多東西。由於教堂中沒有此曲的總譜,因此,樂隊長Doles拿出各聲部的分譜給莫札特看。


此時,旁觀的眾人看到十分有趣的一景:端坐的莫札特把分譜散置於雙手、腿上、四周的椅子上,全神貫注地掃視這些巴哈的音樂寶藏,直到全部的音符皆印入腦中,方纔如夢初醒地抬起頭來。


莫札特的這次音樂經驗,對於他兩年後譜寫《魔笛》與《安魂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例如,巴哈的複音藝術(賦格)在《魔笛》序曲中,與奏鳴曲式有著美妙的結合,便是個眾所周知的例子。《魔笛》第二幕的終曲中,塔米諾將通過水與火的試煉,樂隊奏出沈重的c小調和弦,開啟了一段巴洛克式複音音樂。舞台上出現噴火山及瀑布的背景,弦樂四聲部織成莊嚴的音符之流(imitation與嘆息音型為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兩名守衛以平行八度唱出聖詠旋律,這個旋律便是引自前述巴哈經文歌中的聖詠〈Nun lob mein Seel den Herrn〉。


也許莫札特創作《魔笛》時,兩年前在Leipzig聆聽巴哈的音樂仍縈繞於耳,因此,他甚至譜寫帕帕給諾民謠風的歌曲時,有意或無意地使用了巴哈經文歌中的音樂素材。此即《魔笛》中最耳熟能詳的旋律:



它與巴哈經文歌《Singet dem Hern ein neues Lied》一段soprano的旋律有四小節極為相似。
這兩者的相似,引發了音樂學者K.F.Becker(1840)、M.Friedlander、(1902)、H.Abert(1919-21)等人的廣泛討論......


參考文獻:
F.W.Sternfeld 'The Melodic Source of Mozart's Most Popular Lied' The Creative World of Mozart p127-36

歌劇『魔笛』 《魔笛》的內容,由夜后的女兒帕蜜娜被惡魔薩拉斯妥拐走開始,王子塔米諾由於驚嘆於帕蜜娜的美貌,於是答應夜后去救出帕蜜娜。帶著夜后送給他的魔笛及捕鳥人巴巴吉諾啟程去救帕蜜娜,在塔米諾見到帕蜜娜之後他們立刻陷入熱戀,此時劇情卻有了很大的轉變,拐走帕蜜娜的薩拉斯妥不再是惡魔,而是德高望重的祭司,而夜后卻變成壞女人,而這對戀人在經過重重的考驗及夜后的阻隢後憑著愛與魔笛的力量終於可以幸福的在一起。  《魔笛》是莫札特最後的歌劇作品,這部歌劇可以說是德國 Singspiel的集大成之作,劇本為艾曼紐.席克耐德(Emanuel Schikaneder)所寫的。在這部歌劇中,我們可以看出莫札特所呈現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均衡、對立理念,王子塔米諾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鳥人則是盲目追求物質享受的一方,祭司薩拉斯妥也以其高貴的情操來感化夜后的報復,莫札特成功地將自己的意念寄託於這個童話般的題材中,在這部歌劇裏表露無遺,在這部歌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相當的多,如夜后的詠嘆調、巴巴吉諾演唱猶如童話般的歌曲、祭司的合唱、薩拉斯妥的詠嘆調,以及巴巴吉諾與芭芭吉娜的二重唱,莫札特為《魔笛》賦予了生命,他的音樂清晰明朗,使得整部歌劇充滿了豐富的活力及生命力。在這一齣歌劇裡的音樂,使用了所謂的「花腔女高音」以不像人的聲音,來演出這一齣歌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