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1/today-int6.htm

〔編譯羅彥傑/紐約時報六月三十日報導〕最近數月,全球至少二十九國大幅限制糧食出口,以確保本國人民能夠以負擔得起的價格填飽肚子。

餵飽國民優先 29國限制出口

就稻米而言,印度、越南、中國及其他十一國已限制或乾脆禁止輸出。包括巴基斯坦與玻利維亞等十五國,則對小麥實施限量或暫停出口。十多國則限制玉米出口,哈薩克甚至限制向日葵種籽對外輸出。

這些出口限制使得貧窮的糧食進口國更難負擔得起所需的糧食,迫使那些倚賴紓困機構度日的貧戶捱餓。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說:「很明顯的,這些出口限制為物價上漲火上加油。」

糧食短缺恐慌 消費者搶購囤積

而這些限制也因為強化糧食短缺的印象,導致世界各地的農民、貿易商與消費者囤積居奇。菲律賓是全球最大的稻米進口國,當地五十六歲的米商瓦斯奎茲坐在攤位米堆旁說:「大家都陷入一片恐慌,所以買了又買,至少那些有錢人會去搶購。」她的客人平均一天買八千磅的米,而一年前平均為五千五百磅。

這些新限制只是慢性病的急性症狀。自一九八○年以來,雖然服務業與製造業產品貿易量在扣除通膨因素後大增兩倍,但糧食貿易幾乎文風不動。不僅如此,糧食數十年來受到關稅、配額與補貼等限制性規定的壓抑。

如今,隨著澳洲農業部門因乾旱損失慘重、阿根廷飽受一連串罷工及其他干擾衝擊,全世界愈來愈依賴泰國、巴西、加拿大與美國等少數仍大量輸出糧食的國家。

從日本到歐美,北半球富國的強大遊說團體長期以來保護農民不遺餘力。日本人藉由讓進口米無法與本國米競爭來保護稻農。歐洲聯盟嚴格限制牛肉和家禽進口,波蘭甚至更進一步,連大豆也一併禁止進口。

自給自足重要性 重新抬頭

多年來,貿易談判代表一直努力促成農產品自由貿易,但今日的危機讓相關努力的難度更高。諸如海地、印尼等仰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出現抗議糧食短缺的示威活動,讓許多國家深信,此時糧食自給自足是空前的重要。

世貿組織有一不起眼的規定,要求會員國在限制糧食輸出時必須通報該組織,但不理會這項規定不會帶來懲罰,而且過去一年也沒有任何一個實施限制的國家遵守世貿組織的這項規定。印度商務暨產業部長納斯說:「每一個國家必須先確保本身的糧食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chealis 的頭像
    archealis

    小練桑のmurmur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