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20514+122008121700177,00.html

完全執政完全失控坐令台灣沉淪

* 2008-12-17
* 工商時報
* 【工商社論】

 正當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在為如何因應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煞費苦心推出各種降息、減稅、紓困、擴大內需等方案之際,有關全球暖化引發氣候變遷的腳步其實也一直都沒有停歇下來。美國東北部的暴風雪、義大利羅馬因暴雨成災,在在都是明證。因此,除了要窮於應付金融海嘯的衝擊,檢討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自然也不能停歇。

 而就近期來歐盟峰會對氣候能源包裹方案所獲致的協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的召開,乃至美國加州新通過的全面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法律,以及我國新版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來看,除了凸顯各國在推動節能減碳議題上所面臨的困境之外,比較前述四種因應方案的具體內容,更是高下立判,台灣還真需要急起直追。

 首先,從各國推動落實節能減碳所面臨的困境來分析,誠然在面對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變遷加劇的無法逃避的事實下,致力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的確各國已有相當共識。但一直以來,推動不力的關鍵在於,已發展國家和新興開發國家對於減量的標準和適用對象始終存有歧異。不過,最新的困境,則來自於受到這一波金融海嘯的波及,各國的經濟情勢也次第出現衰退。

 為了救經濟,不少國家動搖了原先所承諾的減量標準與期程,以免損及經濟動能。顯例如德國和義大利,就因為擔心減量的協議會加重國內一些碳排放量偏高產業的生產成本,而在歐盟峰會上要求針對鋼廠、水泥業等免付排碳權利金。另外,由於全球性景氣下挫,導致對石油、煤炭等的需求下降,而油價的下滑自然也會鬆懈世人的戒心,對於耗用汽油不再斤斤計較,致使節能減碳績效不進反退。

 其次,比較世界上各不同區塊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自訂目標,歐盟堪稱是領頭羊。在最新落幕的歐盟峰會中,與會27國領導人最後達成以「三個20%」為目標的強制性協議,包括在2020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八成;再生能源占能源總消耗量的比例提高至20%;以及設定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減少20%。

 歐盟之外,已經簽署加入京都議定書的國家,在設定減量標準上堪稱是第二級,也就是承諾在2012年底已開發國家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另外,美國雖然拒絕簽署加入京都議定書,但加州新通過的法律希望在2020年,可以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可以算是第三級。

 而台灣,依照馬政府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設定2020年的排放量能夠回到2008年的水平,相較起來只能算是第四級。甚至比較中國在其「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所設定在2010年,能源消耗量要比2005年降低20%,則台灣的減量標準真的只能位列第五級了。

 尤有進者,儘管馬英九總統所宣示的減量標準已經是如此的寬鬆,但好歹還有個減量時間表。而令人不解的是,在行政院和環保署授意下,日前由國民黨籍立委鍾紹和所提出的新版「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中,竟然連具體的減量目標與期程都未列出,使得草案內容形同一個空洞的道德宣示。

 除此之外,同樣在立法院審議中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草案,由於環保署的建議,維持廢棄物處理「再使用」優於「再生利用」的規定,此舉固然使既有的廢棄物處理業者得利,但卻明顯與國際潮流強調的再生利用相悖離。至於號稱能源三法之一的「能源稅條例」,目前政府降稅猶恐不及,開徵能源稅以促成節能減碳的政策目標自然更是遙不可及了。

 綜觀馬英九從競選時所提出節能減碳的政見內容,較諸世界先進國家,已屬落後指標,但即使如此,競選政見透過法案要落實時,內容卻是七折八扣甚至連減量標準、期程都未明列。馬總統無法讓行政團隊兌現其政見,號稱完全執政卻是完全失控,這也許可以說明馬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所以如此低迷不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