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暑假中許多中小學生會前往水邊嬉戲,學生意外溺斃案件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幾乎平均兩天就有一人死亡。雖然近年來教育主管當局推廣游泳教學,結果卻只有百分之五的國小學生,及百分之七國中生會游泳,而近九成的中小學生是旱鴨子。這對一個四面環海的海洋性國家,實是一大諷刺。官方往往將學生溺斃事件,歸因於相對於中小學缺乏游泳池,相對於六成的大專院校有游泳池,國中小卻少有這項設備,顯示出國內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甚至連學游泳都有城鄉差距的問題。

然而仔細來看,這不僅僅是中小學缺乏游泳池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的主政者,缺乏藍海策略的眼光。儘管台灣四面環海,大多的施政背後,都將自己當成一個陸地國家,敬海洋而遠之。國人對於海洋的陌生,固然與兩岸對峙、國防安全有關,否則連距海最近的澎湖,全縣只有一所學校擁有游泳池,平均一萬兩千人共用,豈不讓人不解?



教育忽略海洋優勢
教育主管當局,對於學童學習游泳一事,似仍停留在以防範學生溺斃為出發點,甚至歸咎於學校游泳池不足,導致學生溺斃多。這樣的看法正好顯示,我們的教育政策上,完全忽略了海洋台灣的優勢。台灣海岸線總長約一千五百七十六公里,遠高於許多其他國家。如果連同離海如此接近的台灣,都以游泳池不足,而剝奪學童親水的機會,這何嘗不是教育上的一個盲點。在許多國際學術的場合中,老外多會提到台灣是擁有許多適合浮潛、划獨木舟的海島國家。我們卻視而不見,忘了海洋就在我家隔壁。
其實無論是學游泳或者海上求生,游泳池的多寡並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教育中有沒有包含海洋的視野。例如筆者曾訪問紐西蘭這個海島國家,該國政府規定每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每年在春夏之際必須由學校舉辦,到湖上或海上進行三天的求生訓練。他們所教導的不僅是如何游泳,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求生、援救同伴。最令人驚訝的是,海上求生是從翻船開始學習自救,整個過程不重在游泳或操舟的技巧,而是培養孩子如何鎮靜地與海洋共處,如何面對大自然中學習謙卑、認真與合作的態度。如何尊重水中生物與其和平相處,不是去競爭或征服。國內也有少數類似的偏遠學校:貢寮鄉的福連國小,該校每位學生畢業前,不但學會海中浮潛、游泳,並且要橫渡一千兩百公尺的海灣,這個校內沒有游泳池的學校,透過藍海策略,將海洋納入學校,將課程融入在大自然裏頭,也許他們沒有都市孩子的教育資料、才藝班,這些所謂討海人的孩子,正因為每天能夠親近海洋,而學會了認識海洋、珍惜生態的情懷,這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從中培養自己的自信與能力。



實際體驗建構能力
如同某位校長所言:十年教改之所以成效有限,主要還是因為教育界充滿了紅海的思維模式,知識是既定的、偏重思考的,大多是發生在圍牆裡的課堂上,就好像游泳只能在游泳池內學習。反觀面對藍海的知識,則是以大地知識為主,在真實的情境中直接體驗,逐步建構生活能力。如果說游泳是二十一世紀青少年的必備能力之一,那麼請把眼光放在我們四周的海洋,而不是游泳池。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周祝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