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康健雜誌48期 作者 / 林芝安

如果你想多了解對方,不妨拉到戶外約會,因為在從事冒險或費力的體能活動中,對方最真實的部份才有機會展現出來。
經常出國攀爬高山的周雅真年逾三十,親友們頗為熱心幫她介紹男友,她突發奇想,不妨將「相親」安排在登山活動吧!說不定可以看出對方真實的一面,總比在餐廳面對面,正襟危坐、說些言不及義的話來得好。

雅真吆喝幾個好友一同到台北近郊山區健行,一路上她默默觀察對方如何與同伴們互動,是只管自己走?還是會適時攙扶有難的同伴一把?懂得拿出東西與人分享,或者只悶著頭自己獨享?
後來,雅真陸續「婉拒」了幾位相親者,因為她從他們身上找不到她重視的人格特質。「如果連最基本的協助都吝於給,如何託付終身?」
作家吳淡如在一次公開場合中也坦然表示,她決定和交往多年男友結婚之前,考慮了很久,而許多的考慮其實是在共同從事戶外運動時,觀察出來的。「我很獨立,自尊心很強,即使要照顧我也要偷偷在一旁,不能太明顯。」吳淡如笑說自己「很難搞」。

他們兩人十分熱愛潛水,雖然技術都好,可是從事進行深海潛水時,危險性仍高。好幾次吳淡如進入深海潛泳時,她發現男友總會隔著一段距離,在不被發現的距離內緊緊看顧著她。
「我覺得很窩心,很有安全感,最後決定嫁給他。」擁有潛水執照的吳淡如幽默建議,未婚男女可以考慮學潛水。

在高度壓力中,自我會跑出來

研究運動關係的專家也提出一種說法:在從事各種戶外體能活動時,不論是高海拔登山、泛舟、開車或騎自行車,都能迫使伴侶展現日常生活看不到的那一面。
「在高度壓力情境中,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很本能的ego(自我)會跑出來,展現平常不易出現的行為。」San Jose州立大學運動心理學博士約翰斯高爾認為。

蘇珊有過類似經驗,她曾經和交往一年的男友相約去高山滑雪, 一星期後,她有了重大的決定。蘇珊記得當時她站在山頂,有點猶豫,耳畔傳來男友陣陣催促聲:「我知道妳可以做到」、「下去吧」、「妳應該更有自信一點」。她鼓起勇氣往下滑,結果不小心摔了一跤,腳部擦傷,一個人跌坐在白雪皚皚的山腰處,不自主地發抖。

沒想到她男友眼看著她摔倒,不想冒同樣的風險,拎了滑雪板就往山下走。「我不敢相信他把我一個人丟在那裡,如果我在山裡無法再信任他,我怎麼可能打從心底相信他,可以陪伴我一生?」旅遊回來後兩個月,他們就分手了。

雖然這趟旅行以悲劇收場,但某方面來說,蘇珊算很幸運,因為她能在進入婚姻之前,有機會發現對方自私的一面。曾有個電視節目「The Amazing Race」,邀請夫妻或男女朋友需在一段時間內通過考驗,好比高空彈跳、在陌生的國家旅遊、在街上完成節目要求的競賽等,贏家可以得到高額獎金,觀眾則在一旁窺視參賽者在各種挑戰的過程中,如何彼此討論、爭執,甚至撕破臉。

經過長時間的拍攝製作,節目主持人發現「參賽者的關係改變了,大多數感情變得更好,少部份卻變壞了。」完成挑戰之後發展出的「革命情感」,反而成為兩人關係中獨有且難忘的記憶,這種緊密的「情感資產」,旁人無法取代。


你如何因應難題?

結束戶外活動後,伴侶們可以冷靜回憶一下,當面臨難題時,習慣用哪種方式因應,是彼此咆哮?或喋喋不休?或鎮定地討論?
一對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家明和瑋君去尼泊爾登山旅行,在壯麗的喜馬拉雅山群中,他們一次次與體力極限挑戰,登山經驗較多的瑋君數度急切地提醒第一次爬大山的家明,需要留意哪些蛛絲馬跡,也許是哪些動物曾走過的痕跡,也許是哪些登山者常有的動作等等,咬著牙揮汗攀爬的家明忍無可忍,要求她閉嘴。
其實,瑋君只是藉著分享自己經驗來穩住彼此的情緒,這可說是一種因應壓力的模式。
「有些時候,從事體能活動者需要展示他的專業知識,以減除焦慮。」多倫多大學運動心理學家海斯博士提醒。
海斯建議:「伴侶們應該在從事冒險活動之前,思考彼此經常使用的抗壓方式,以及可以運用哪些方式冷靜下來,一方面有助於解決問題,另方面也能對彼此多一些諒解。」

愈來愈多家庭治療師從「躺搖椅走出戶外」。他們相信將傳統治療椅移轉到泛舟、衝浪、旅行、登山,或者只是簡單的郊遊,甚至夫妻開著車遇到路上有狀況時,會出現什麼對話、爭執,這些都能提供更多面向,審視彼此。戶外活動除了當做放大鏡,也能幫助自己增添風采。
「征服一座山或一條河流之後得到的力量,將能重新對自己刮目相看。」 科羅拉多州的運動心理學家貝寧頓認為,這有如漣漪效果,因為當自己覺得更不一樣了,心靈力量更強了之後,回過頭來看待兩人關係,緊密感增強,更願意彼此珍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