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針對酒精與癌症的因果關係提出新的評估報告,指出酒精會增加罹患包括乳癌和結(大)腸直腸癌在內至少七種癌症的風險。

乳癌、大腸癌可能上身

WHO所屬「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在三月底發布的新聞稿指出,酒精向來被視為引發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和肝癌的禍首,如今乳癌和結(大)腸直腸癌等兩種最常見的癌症也赫然入列,顯示喝酒致癌的風險比以往認為的更高。

來自十五國的二十六名科學家二月間在法國里昂集會,重新針對酒精飲料的致癌風險進行評估,評估報告將刊載於IARC專刊,會議摘要則披露於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腫瘤學」四月號。

IARC指出,各項研究一致顯示,喝酒和口腔癌、咽喉癌和食道癌的因果關係極為明確,相較於不嗜杯中物者,每天小酌五十公克酒精(相當於兩瓶大瓶啤酒)將會導致罹患前述癌症的機率增加二到三倍之多。大量實證研究也證實,喝酒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但其效果難以量化。

只淺酌十八克也有明顯風險

此外,一項涉及五萬八千多份抽樣調查的綜合分析也發現,婦女每日小酌五十公克將導致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一點五倍。即使每天只淺酌十八公克,在統計上也有明顯的致癌風險。結(大)腸直腸癌方面,研究結果也顯示每日小酌五十公克會導致罹癌機率提高一點四倍。

此外,三總副院長、內科教授趙有誠研究發現,國內酗酒者平均罹患胰臟炎的年齡是四十歲、肝硬化是五十歲、食道癌是六十歲,通常三種疾病中只會得一種,因此就算逃過胰臟炎,若不戒酒,往後還有肝硬化、食道癌等著。

菸酒檳榔齊下 風險近二百倍

酗酒本身就可能導致食道癌,若同時又吸菸、吃檳榔,致癌風險更高。國衛院與高醫大過去研究發現,有喝酒習慣者,如果又同時吸菸,罹患食道癌風險是不沾菸酒者的一百零八倍,若菸、酒、檳榔三者共用,其加乘之風險更高達一百九十五倍。

酗酒臉紅 食道癌高危險群

〔記者王昶閔、編譯陳泓達/綜合報導〕易臉紅的酗酒者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較不易臉紅者高!

據「讀賣新聞」報導,在酒精分解過程中,乙醛分解酵素「乙醛脫氫?」扮演重要角色,體內欠缺該分解酵素或其功能不彰─即喝酒後容易臉紅者,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隨飲酒量增加而升高,與分解酵素正常者相比(不易臉紅者),最高可達十二倍。且酒精濃度愈高,對人體健康危害愈大。

三總副院長、內科教授趙有誠表示,這類研究的對象並不是一般人,而是長期大量飲酒的酗酒者,因此如果只是偶爾應酬喝酒,容易臉紅者也不會有較高食道癌風險。而如果長期酗酒,就算沒得食道癌,也容易得到肝硬化或可能致命的胰臟炎,下場一樣慘。

台大內科教授吳明賢也表示,這樣的研究很容易被外界誤解為,喝酒不會臉紅就比較不會得癌症,這是斷章取義。事實上,只要酗酒,對身體就有累積性傷害。

趙有誠教授多年前就曾對國內的酗酒者做過類似基因研究,結果與日本研究類似,簡言之,易臉紅的酗酒者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較不易臉紅者高。但另一研究顯示,只要酗酒,就算沒得食道癌,也可能先得到胰臟炎或肝硬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chealis 的頭像
    archealis

    小練桑のmurmur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