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28/today-o9.htm

■ 李文英

日前有位家長拿著署名中山國小校長李柏佳發給小朋友帶回家轉交家長的一封信來陳情,信中載明「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希望「請各位家長發揮愛心,盡力幫助受災的四川民眾」。信件並附回條,要求寫上小朋友與家長的名字,並註明只有五百元以上之捐款才會開立收據。

家長很困擾,要捐嘛!平日已經有配合定額捐款的慈善機構了;為了不讓小孩有「交不出作業」的愧疚,決定還是捐吧!卻要具名填寫金額大小,那一般都捐多少?捐太少沒收據,那會不會被拿去貼補校務之用啊?為難!真為難。

校長信中表明所有捐款會平均分配給「慈濟功德會」、「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與「世界展望會」。但台灣的資訊流通非常快速便捷,所有的捐款帳號都公開在網路與媒體,大可以出面呼籲直接捐款各慈善單位即可,何必由學校「代為」收取捐款?

校長這樣「積極」的愛心,實際上缺乏體恤,忘了收錢的老師、捐款的家長、繳回條的小朋友、開發票的職員壓力都很大。「表態」到這個地步,難怪引來家長陳情。(作者為台北市議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