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620667.shtml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1.28 02:59 am

次貸風暴引爆的金融海嘯,已開始殃及經濟實體面,各國均受創甚巨,尤其台灣受到國際大環境不利及中共打壓其加工出口部門的雙重打擊,情勢最為可慮。除了紛紛以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努力拯救經濟之外,新加坡政府還同時要求總理以下的高階官員減薪,一方面表現其與民同苦的衷忱,一方面未始沒有自我懲罰以茲惕勵的用意。此一行動立刻受到各方關注,許多飽受經濟動盪之苦的市井百姓,難免不起「新加坡能、我們何以不能」之歎。

的確,在經濟衰退、實質所得直線下滑,甚至企業廠商紛紛裁員減薪,許多受雇者走投無路的時刻,最幸福的就是穩穩抱著鐵飯碗的政府官員,即使天塌下來,他們照樣可以怡然自得地吃那碗安穩飯。看在工作朝不保夕、節衣縮食努力找米下鍋的國家的主人眼裡,那會是什麼滋味?

何況,經濟衰退固然與外部環境有關,但若能事前周全防備、臨事因應得宜,即使不能將災殃摒諸國門之外,也至少可以令災情減輕並早日解除,讓百姓少受些苦難。而這一切,非賴執掌全部公權力與人民所付託的公共資源的政府官員莫辦;也正是人民願意以民脂民膏供養他們坐享安穩飯賦與他們的基本職責。

如果馬政府官員從上任伊始,對於油、電、糧食價格大漲,次貸風暴,中共圍剿其加工出口的部門殃及我一柱擎天的出口產業,金融海嘯引爆而波及經濟實體等等,即不能防患於未然,至少能處置得宜令災情受到抗制,台灣人民不致陷入今日的苦境,而且不知何日可以得免。則要求高階官員略減一些薪水以示與民同苦有何不可?要求他們為上任迄今施政荒腔走板、貽誤時機、反應遲鈍、處事無方而負起些許責任,又豈於理不合?

當國民黨立委提出此議,立法院長立即表示願減薪20%;但行政院發言人史亞平立刻強調,新加坡是以高薪養廉,我們的首長薪水僅及其1/16,不可相提並論。行政院副院長更指出,新加坡官員的薪水與大型企業CEO的薪資連動,經濟好時調高,經濟不景氣就減薪;而我們的公務人員薪水是固定的,不能相提並論。

看到這兩位代表行政院發出的言論,令我們啼笑皆非。難道我們的官員即不該養廉?我們的首長連企業的CEO都不如,俸祿固然相形見絀,而且不論國政良窳、景氣好壞,一概不動如山?

一個企業的CEO,即使大到像花旗銀行還是雷曼兄弟,所掌管的財富可以敵國,但到底其每一決策影響的,還是轄下區區數十萬頂多百萬人。可是一個高階政府官員,即使未達院長之尊,一個疏忽、誤判、輕舉妄動,或當做為時不做為,受害的是以千萬計算的百姓。則我們的高階官員為什麼其才具、智慧、決斷力可以遠遠不如大企業的CEO。當然不可以!但以今天我們所付的只及一蕞爾小國1/16的薪水,期盼一等人才會捨大企業的CEO來屈就,豈不若緣木求魚?也難怪我們的首長如此受國人輕視,譏其才不適任、思慮與執行兩不出色。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們真找來猶勝於企業CEO的治國大才,給予較CEO更優渥的報酬,卻規定不論稱職與否、表現好壞、國家治亂,都得到固定的薪水;大概不需多時,這些槃槃大才也會被金飯碗的安穩保障弄得鬥志全無、隨眾沉浮了。

因此,邱副院長與史發言人都無意之間戳到了重點:一方面我們的高階官員薪水不足以養廉,另一方面尤應見賢思齊,讓薪水隨國家表現連動,不可坐領固定薪水。

在此時此刻,侈談大幅調高首長薪水,的確不合時宜。但若從此刻起,高階官員勇敢地站出來,表明他們要與民同苦,不忍心在經濟衰退時坐領固定薪水,願意減薪 10%至20%;但一旦景氣恢復,不僅要向上調整,而且當景氣表現超乎預期時,還可以隨著大企業CEO的薪資,更往上升10%至20%。我們相信民眾對此必鼓掌歡迎,而且對這些勇於負責,願與人民同甘共苦的高官更加認同。

每一個成例,都是在非常時刻打破的;數十年來我們的政府官員緊抱著固定薪水的舊制度,何不趁此時機勇敢揚棄。如果這20%上下浮動的彈性可以建立,將來在此之上建立更大的彈性,即非難事;甚至有朝一日,我們的高階官員也約略可以跟大企業的CEO看齊:薪資相去不遠,而且時刻關心成敗、永遠竭思盡慮為其業主謀最大福祉!

【2008/11/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chealis 的頭像
    archealis

    小練桑のmurmur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