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17/today-life10.htm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巴金森氏病的基因研究又有重大突破!台大醫院與國內外神經學者合作,首度發現華人巴金森氏病特有的危險基因變異點,帶此基因變異點者,發病風險較常人高出八成四。

研究領導人—台大醫院巴金森中心主任吳瑞美表示,九成的巴金森患者屬「偶發性」,無家族史,過去認為與遺傳無關,不過在經基因研究追本溯源後,卻發現這群患者其實有一些共同的基因變異,很可能源自數千年前的共同祖先。

醫界過去已發現多個巴金森相關基因,這次台大巴金森中心團隊是與長庚、國泰醫院,以及美、日、新加坡等團隊合作,針對一千零七十九個血統為華人漢族的巴金森氏病人,及九百零七名正常人進行基因研究,發現在LRRK2基因上的R1628P多型性變異是華人病患獨有。

研究顯示,每一百位華人中,有三人有此變異點,經基因演化的生物統計方法推算出,此變異點源自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漢民族共同祖先,傳給後代子孫,昨日發表在頂尖臨床神經科學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

吳瑞美說,巴金森氏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學退化疾病之一,病因至今不明,患者腦部因神經元細胞凋亡,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以致逐漸出現顫抖、僵硬及動作緩慢的運動性功能障礙,最終會造成生活上的失能、無法行動。而因腦傷、中毒所引發者,則泛稱為巴金森症候群,簡稱巴金森氏症。

台灣巴金森氏病的盛行率為十萬分之一百三十,集中在五十五歲到六十歲發病,越老,風險越高。患者中,有一成具強烈家族遺傳傾向,多為年輕時發病,台大曾接獲十七歲發病的個案。

吳瑞美表示,這些變異點的發現可以讓科學家更了解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轉,尤其在不同種族的差異性,為將來治療開立一個新契機,針對不同種族的患者設計不同的預防與治療方法。但現階段尚無法運用於臨床,民眾若想基因檢測,目前也無藥物可預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