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14/today-life1.htm

陳建仁研究團隊成果 國際重視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前衛生署長、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率領研究團隊,長期進行B肝病毒研究獲得重大突破,確認B肝病毒「基因型」及「突變型」基因特質不同,誘發肝癌的風險也不相同,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預期將成為全球B型肝炎臨床治療重要指引。

陳建仁的研究團隊,從一九九一年起在台灣七個鄉鎮追蹤二千七百六十二名B肝病毒DNA陽性帶原者,累積了三萬三千八百四十七人年為分析背景,平均每人追蹤十二年,雖其中一百五十三人發生肝癌,但累積了珍貴資料。

e抗原呈陽性罹癌 是陰性六倍

分析資料後,研究團隊確認B肝病毒基因特質不同,誘發肝癌風險也不相同。陳建仁說,研究已經證實「e抗原呈陽性」者得到肝癌的機會,是「e抗原呈陰性」者的六倍,B肝病毒DNA濃度越高,得到肝癌的風險也越大。

這次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如果帶原者感染的是C基因型B肝病毒,比起感染B基因型B肝病毒,有兩倍得到肝癌的風險。

此外,帶原者體內的B肝病毒,如果在基礎核心促進子(basal core promoter, BCP)發生突變,得到肝癌的可能性會增加兩倍;如果是在前核心區(precore region)產生突變,反而會大幅降低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到三分之一。顯示B肝病毒的基因型與突變型和肝癌之間仍然呈現顯著相關。

有助醫生判斷 是否要用干擾素

陳建仁表示,全球四億、台灣三百萬人口是B肝慢性帶原者,全球每年有五十萬人死於肝癌,他兩年前發表帶原者血液中的「B肝病毒量」,已經成為預測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重要指標,這項研究,未來對於臨床治療應會有幫助,可協助醫生判斷要不要用干擾素或超音波治療,甚至未來健保都可能給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