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tw.epochtimes.com/bt/8/7/26/n2205161.htm

【大紀元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孟倫編譯報導)根據現代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是自然界演化的法則。雖然進化論稱物競天擇的自然界傾向選擇最適生存的生物,但長久以來生物學家一直想知道,這樣的選擇從長遠來看是否能夠產生最好的生物。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卡伯維特(Matthew Cowperthwaite)和邁爾斯(Lauren Ancel Meyers)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創建並證實了一個新理論,即自然進化出來的生物不一定總是最優的。他們相關論文發表在2008年《公共科學圖書館 - 計算生物學》(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期刊第四期上。

進化理論認為遺傳突變為物競天擇的根本,而一個突變產生後,在短期內,如果它能夠使生物更適應環境,就能夠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而有害的突變則會隨著生物的死亡而死亡。然而,對於突變的長遠效應,生物學家仍然瞭解不透。但卡伯維特和邁爾斯的最新研究證明,在短期看來是好的突變其實很可能會妨礙長期的演化。

該研究小組開發出經突變和自然選擇後的RNA分子的電腦模型。RNA與DNA非常相似,在許多關鍵的生命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流感、HIV等致命病毒的遺傳材料。

他們的電腦模型顯示,要想演化出最佳生物,往往需經過一段很長的交互突變(interacting mutations)過程,每個突變都是偶然產生,並經過自然選則後而存活下來。卡伯維特解釋道:「有些特徵很容易演化—它們由許多的突變組合而成;另外一些特徵則很難進化—它們由不太可能的遺傳過程構成。而進化通常選擇過程容易的進行,即使這樣產生的生物並不是最好的。」

該研究小組分析了大量不同物種的RNA分子,實驗結果顯示,較「容易」演化的特徵確實在生物進化中佔了主要部份,而且這種演化可能是以犧牲最佳生物特徵為代價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chealis 的頭像
    archealis

    小練桑のmurmur

    archea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